8万年前重庆竟是热带气候? 考古专家历时5年破译化石“密码”
2018-09-10 20:45:45 重庆日报 [鉴历史]
2018-09-10 20:45:45 重庆日报 [鉴历史]
重庆日报消息,9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师范大学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独家获悉,该团队历时5年研究,于近日“破译”了中华苏门答腊兔右下颌骨化石的“密码”,研究成果刊登在人类学研究期刊《人类学学报》上。这为重庆曾经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了解,中华苏门答腊兔右下颌骨化石出土于丰都瓦啄嘴遗址。
2013年5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重庆师范大学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武仙竹回忆,在考古工作收尾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掘了6.7平方米,经过整理和研究,共收获了11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厘米长的中华苏门答腊兔右下颌骨化石的发现,是亚洲范围内第二次发现该物种化石(此前广西巨猿大洞是发现该物种化石的唯一地点),这让长期从事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的武仙竹十分兴奋。
据了解,中华苏门答腊兔是兔子种类乃至哺乳动物门类中种群数量最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之一,目前仅繁衍生息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及老挝、越南的长山山脉。
生活在热带的兔子种类,为何化石会在重庆发现?武仙竹表示,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发现,瓦啄嘴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存年限为8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早期。这就说明,当时重庆的气候类型或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现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所差异。
重庆日报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也曾发现过小褐菊头蝠的骨骼,这种蝙蝠也是生活在热带,在南宋遗址中发现,说明南宋之前重庆仍可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武仙竹说,宋代以后,全国气温逐渐走低,重庆的气候类型也开始由热带气候演变为亚热带气候。
“小哺乳动物考古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从动物化石或遗骸上可以读取到成千上万年前的信息,这也是小哺乳动物考古最吸引我的地方。”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研二学生赵坤影说。
相关链接>>>
小哺乳动物考古是什么?
小哺乳动物考古的技术方法是使用筛选法、水洗法从考古现场提取小哺乳动物遗骸。综合古生物学和动物考古学,对所发现的小哺乳动物标本进行动物种属鉴定、古动物群生态背景、古动物群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等研究。
小哺乳动物和人类有何关系?
在研究古代人与动物相互关系方面,小哺乳动物考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哺乳动物经济价值大,在人类历史演化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哺乳动物种类和数量多(大型哺乳动物约占哺乳动物总量30%、小哺乳动物约占70%),与人类相互关系也非常特殊。一般来讲,大型哺乳动物在野生状态下,都会与人类社会保持回避状态。而小哺乳动物很多种类,会与人类社会共享自然环境甚至主动融入人类社会,比如鼠类从野生到进入室内成为家鼠等。
小哺乳动物考古有何优点?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型哺乳动物,研究遗址古环境的做法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为大型哺乳动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广布性,具有迁徙性强的特点。
而以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兔形目为主的小哺乳动物,其生命周期短(大多在数周或两三年之间),生存区域相对稳定。所以,根据考古发掘的小哺乳动物标本分析遗址古环境,会得到比其它技术方法更为准确的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